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山西省交旅融合探索与实践

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典型案例

2024-07-31 18:49:15 来源: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投上一票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指出:“山西自然风光资源也十分丰富,黄河、长城、太行等堪称天下奇观,要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产业”,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山西是革命老区和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欠发达,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58个贫困县,其中,36个国贫县。山西也是旅游资源大省,531处国保级建筑、779处省保级建筑、970多个旅游景区景点镶嵌其中,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黄河、长城、太行是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优势。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先决条件。作为毛细血管网的农村公路,在大部分农村是通村达景、群众出行的唯一方式。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我省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旅游交通集散网络等级不高、连通景区深度不足、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短板。

  在这种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为重点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推动山西转型蹚新路的“先手棋”来抓,加快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一张网。五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仅占全国1.6%的版图上绘就了一幅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旅游公路壮丽画卷。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久久为功。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围绕山西转型发展这条主线,不断调整优化高质量发展战略,但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规划建设蓝图始终如一、持续发力,两次实施旅游公路建设提速工程,提前3年到2024年在全国率先构筑起贯穿全省域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网。把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列为全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纳入重大专项抓落实机制和各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了“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为主体”的建设体制,建立了“政府主导、交通协调、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省政府连续六年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一年一个发展主题、一年一个示范标杆,以点带面推动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不断跃上新高度。

  (二)压实各级责任。省交通运输厅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责任,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支撑、制度保障、示范带动,按照“四全工作法”,鲜明提出“锚定目标、压实责任、挂图作战、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导考核,坚守安全、生态两条红线和质量、廉政两条底线。省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文旅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倾力支持。市县党委政府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只争朝夕,推动旅游公路建设“提质增效”。

  (三)强化资金保障。在可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保证旅游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方式,采取“政府补助+政府债券+PPP”“省市补助+政府债券+县级配套”等模式筹措,出台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区分项目特点、技术标准等给予资金补助,并采取省代市县发债的方式支持市县筹资,仅此两项,解决项目建设资金58%,有效破解资金难题。在2020年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将该做法作了经验交流,山西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上进行了推广,交通运输部杨传堂书记、李小鹏部长亲笔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给予通报表扬。

  (四)健全制度标准。建立了涵盖旅游公路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的三个“一”制度体系。即“一项地方标准”——旅游公路主体、慢行、服务、景观和信息系统设计技术指南,“一个政府规章”——《山西省旅游公路管理办法》,“一套管理制度”——《旅游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旅游公路标志标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旅游公路设计咨询办法》《旅游公路建设督导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对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优化设计、保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监督管理。各级交通部门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对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实行了全过程的设计监督,将路线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绿色环保防护不够、投资损失浪费等问题和缺陷解决在事前。同时,注重强化过程监管,建立了由厅领导包市督导工作机制,采取“一月一排队,一月一通报”方式推进工程建设,并依托11市公路分局111个公路段技术人员成立了专项督导组,对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落实、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进行督导巡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数据显示,2022年旅游公路工程总合格率97.7%,质量控制总体良好。

  (六)坚持绿色发展。在设计环节上,注意将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设计咨询审查的重点,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合理选线,因地制宜确定公路技术等级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公路资源,最大程度减少耕地占用和生态破坏,注重推广运用绿色节能技术,实现旅游公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七)注重示范带动。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先后选树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沁水段、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平定段、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河津段、晋中环城绿道等示范段,选树了交旅融合发展晋城示范区,带动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在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深化,建设内涵不断丰富,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八)加大宣传推介。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旅厅等7个单位制定印发了《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宣传推介活动方案》,全年共安排路长访谈、越野赛、房车游、音乐节、摄影赛、媒体记者行和短视频征集大赛等50项宣传推介活动,集中报道我省交旅融合发展成效,全面提升旅游公路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三、初步成效

  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等先进经验,推动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走出了一条速度、质量、效益、口碑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及众多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提升了山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全域旅游公路网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7月底,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累计建成11271公里(黄河一号3862公里、长城一号3111公里、太行一号4298公里),完成投资843.5亿元,分别为规划的86%和94%,连通全省A级及以上景区311个、非A级旅游景点568个、村庄4650个,基本形成“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全域旅游公路网。

  (二)旅游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坚持交旅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主体、慢行、景观、服务、信息五大系统建设,建成慢行道(步道、自行车道)780公里、驿站132个、房车营地50个、观景台180个,同步完善充电桩等服务设施;充分挖掘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文化特色,在重要路段和节点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景观681处,拓展提升旅游功能和服务水平。

  (三)交通出行环境安全良好。持续完善生命安防设施和排水防护工程,全面消除了存量危桥和不达标隧道。按照《山西省旅游公路管理办法》,从严落实禁止三轴以上货车和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等要求,保证旅游公路的专用性、安全性。制定《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标志标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在全省旅游公路沿线、高速出口、国省干线交叉口、景区景点等规范设置标志标识,初步构建起全域旅游公路标志信息指引体系。

  (四)公路旅游产品特色突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不仅是通达景区的通衢大道,本身也是“风景这边独好”的旅游景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黄河一号兴县段、河津段和太行一号陵川段分别被评为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全国“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左云段入选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2023中国户外运动精品骑行线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中环城绿道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智慧化项目”。黄河、长城、太行3个“0公里”标志文化驿站,成为展示山西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

  (五)运输服务品质有效提高。在全省范围内依托汽车客运站和旅游景区设立旅游集散中心115个,交旅咨询点、旅游直通车停靠点1700个。太原、忻州、晋中、晋城等旅游城市开通旅游客运班线、直通车,4A级及以上景区开通旅游公交线路256条。运城、晋城等9个市打造了旅游定制客运服务品牌,11个市均引进“神州”“一嗨”等汽车租赁企业,开展“落地租车、异地还车”服务,进一步增强城乡道路客运网络的旅游保障能力。

  (六)智慧出行体验逐步加深。加快推进旅游公路沿线5G基站建设,实现旅游公路通车路段通信网络信号有效覆盖。开发应用农村公路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旅游公路全部纳入网格化动态管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先后启动了太行一号晋中环城绿道、平定段和黄河一号河津段、万荣段智慧型示范段建设,聚合连接吃、住、行、游、购、娱等动态咨询和线下服务资源,为游客提供便捷畅通的智慧出行体验。

  (七)“公路+产业”发展成效显现。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从最初打造路游融合复合体——山西旅游公路1.0版起步,推动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全域旅游公路一张网;到打造交旅融合共同体——山西旅游公路2.0版,推动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再到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多链融合价值体——山西旅游公路3.0版,“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大力培育“农村公路+”新业态,形成交通与文旅、农业、体育、商贸、生态、康养等一体化发展局面。

  (八)交旅融合发展氛围浓厚。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成为山西的振兴路、转型路、富民路,受到了省内外人民群众及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六年来,全国有200余家媒体报道我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相关信息,其中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级媒体15家。人民日报长篇报道“千里旅游路,带动沿线富”的有品质新闻,央视4套《远方的家》、央视13套《朝闻天下》、央视17套以及央视新闻联播等先后报道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成效。河南、山东、新疆等省份专门赴晋参观学习旅游公路及交旅融合经验做法,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真正成为山西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一张靓丽名片。网民也由关注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成,转变为憧憬奔赴山西来一次踏黄河、登长城、越太行这样“诗和远方”的旅行体验,今年以来自驾游、骑行等人数明显增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决打赢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收官战。锚定2024年全面建成总规模1.3万公里、贯通山西全域的“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旅游公路网这一目标,加快推进剩余项目建设。同步推进慢行道、驿站、营地、观景区、充电桩、标志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拓展旅游服务功能。

  (二)加快完善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以民航航线和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路网为重点的快进系统布局建设,推进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与快进交通、景区景点、重点节点之间“最后一公里”有效衔接,建立“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一体化服务的换乘中转系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联程联运。

  (三)着力推动交旅融合智慧发展。加快推进旅游公路沿线5G基站布局,尽快实现全覆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聚合连接旅游公路沿线吃、住、行、游、购、娱、康等目的地旅游动态资讯和线下服务资源,建立智慧旅游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一条龙、一站式、一体化智慧出行体验。

  (四)做好旅游公路和交旅融合宣传推介。联合宣传、文旅、体育、商务等部门,开展好越野赛、房车游、音乐节、摄影赛等系列活动,综合运用“网、微、屏、端”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