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杭州西站枢纽:站城融合新发展 高铁枢纽新标杆

2024-07-29 16:56:35 来源:杭州交投集团西站枢纽公司 投上一票  

  杭州西站枢纽以“全域互联、无缝接驳”为设计核心,坚持站城融合理念,“站在城中、城与站融”,避免了对城市的割裂,使人群集散更加便利、迅速;通过站城产一体化将高铁融入日常,赋予车站“城市会客厅”的属性,种种生活缩影凝聚成具有烟火气的空间氛围,丰富市民日常生活之余,实现站与城的一体化发展;杭州西站枢纽站房与南北综合体包含办公、商业、餐饮、会议发布等业态,共同构筑起创新多元的开放空间,为城西科创大走廊提供了创新新空间。

杭州西站枢纽

  线路高架,高铁开进大楼里

  杭州西站东西两侧分别为两条城市级干路,在设计时按照“进站交通快速进入、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指向清晰”的原则,构建枢纽与东西大道、良睦路的快速直连通道,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迂回车流。远距离送客通过周边快速路由高架道路系统接入落客平台,落客后通过高架系统离开;近距离送客由站南、站北路“地面接高架平行匝道”出入落客平台,使得各种流线可“管道化”流畅运行。此外,西站枢纽整体用地东西长、南北短,“长宽比”较大。若采用端部进站,在保证不影响站体南北侧的城市开发的前提下,无法借助快速路构建快进快出系统;而采用腰部进站模式,不仅能将市政道路与铁路线路等消极空间立体叠合,优化交通组织,同时能够将客站端部界面完整留给城市空间,为站与城建立紧密联系创造条件。

  杭州西站站房整体抬高了14.5米,让到达层与站台层之间有再做一个夹层空间的可能性,标高6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夹层(6米夹层)应运而生。位于该层的“在西站”党群服务中心,包括党群活动馆、人才会客厅、高铁时空馆和规划展示馆,是全国车站内规模最大的党群服务中心,全省规模最大的国企党群服务中心。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南北向连通的慢行通道,实现了城市功能与站房功能的充分融合,打造“美好生活目的地”。

  两场拉开,满足多样化需求

  杭州西站创新性的利用湖杭场与杭临绩场两个铁路站场中间拉开的约28米空间,形成由地下层至高架层贯通的“云谷”,打造高效的中央进站系统,解决站与城复杂的交通组织。未来,不论是地面下的地铁客流,还是地面上市内公交、私家车、网约车等客流,都可以便利的到达站房中间的“云谷”,再通过这里布置充裕的各类垂直电梯、长扶梯等直达高架层,与高架匝道进站旅客共享东西两侧腰部进站大厅,在未额外增加安检系统的前提下,几乎缩短旅客一半的进出站流线,实现高效的“十字进出”。

  “云谷”降低了车站对线侧交通衔接的依赖,从而更加高效的利用各种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在十字轴交点处,构建中央进站系统,直接联系地铁站厅、城市通廊、城市交通场站与铁路客站候车厅,有效的缩短旅客进站距离,真正做到了与城市配套交通设施的零距离换乘,提高旅客的乘车体验。

  除了交通功能,“云谷”另一个创新是作为上下贯通的采光通廊,结合“十字天窗”,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促进自然通风,甚至能直达地铁站厅层。自然光照射进来,不仅更为绿色节能,而且增强了旅客的方向感,明亮的氛围更可以让开阔的空间变为人们喜欢且愿意驻留的步行区。

  与东西向云谷相对应,杭州西站还在站房首层设置南北向城市通廊,以“缝合”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南北分割,并在枢纽站前广场设立“云门”,将部分城市功能集合于此。同时,在多个标高层构建人行流线系统,以连接城市外部空间与站房内部空间,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站前广场”。

  集约复合,打造城市新地标

  杭州西站枢纽整体以系统方法统筹项目、空间、资源,实现了一体设计、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上下九层,用地复合,功能叠合。杭州西站雨棚上盖开发项目(简称“雨棚上盖项目”)是国内首例新建高铁枢纽雨棚上盖开发项目,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杭州市合作践行路地融合的标杆示范项目。

  雨棚上盖开发项目落地实施是对铁路用地复合利用,铁路用地分层确权立体红线的先行先试,更是对路地融合的空间治理成功探索。雨棚上盖开发项目由西站雨棚上方东西两宗空间地块组成,建设东南西北四栋小楼,除东南楼为酒店建筑外,其他三栋主要为办公配套小体量商业。垂直位置位于24.1m高架候车层以上;24.1m为架空层,用于布置绿化、设备、商业大堂、停放必须的供应车辆等;32.1m为开发物。

  区域发展对杭州西站提出的要求和枢纽自身的定位为雨棚上盖的开发提供了机遇,使杭州西站枢纽成为首个实施雨棚上盖开发的新建车站。在站城融合上,雨棚上盖定位为西站站房与云城南北综合体的“纽带”——穿过雨棚上盖的空中连廊串联起整个西站枢纽。雨棚上盖开发助力杭州西站枢纽在站城融合方面的发展,通过提高枢纽的完整性、增加内部可达性、丰富业态种类、激发城市区域活力,为杭州西站枢纽成为综合交通示范点奠定了基础。

  杭州西站枢纽在方案设计上坚持“站城一体、综合配套、三生融合”的理念,将高铁枢纽和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站区高强度高密度开发,中间部分是西站站房,南北两侧是站城综合体,集聚综合交通枢纽、科创交流中心和城市综合体功能,站北399.8米“金钥匙”大楼、站南319.9米“金手指”大楼,都设有空中观景台、超五星酒店和超5A写字楼,将成为杭州最高楼、新地标。

  绿色共享,开放融合新空间

  建设绿色车站,节地节水,节能减排,智能化的能源控制和小气候调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房候车厅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净空最高25米,无柱空间宽达78米,屋顶四分之一面积自然采光,空间效果十分敞亮。2021年5月取得绿建设计最高3星标志。

  倡导绿色出行,轨道、公交优先,国铁地铁免安检换乘,19号线与3号线在站房正中同台换乘,并在站房南北侧预留两条轨道,30分钟可达东站,45分钟到萧山机场。站区创造舒适的步行环境,车车分流,人车分流,把地面还给行人。

  规划生态之城,站区周边坚持大TOD开发,空间大疏大密,蓝绿交织,城景交融,保护真山,利用原河,在中轴线规划布局生态文化走廊,在站台和站房中都能望得见绿水青山。以杭州西站和南北生态文化轴为核心,云门为时空之门,北链千年良渚文化,南接未来创新文化,塑造了多元活力的“南云厅”和诗意景致的“北创园”,融合共生,形成“南密北疏,云卷云舒”的空间结构特色,打造城西门户最具有活力的生态绿色中轴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