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4000型大型微波加热沥青搅拌站

2024-07-29 15:51:21 来源:山东沂蒙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1、背景

  (1)对于废旧沥青混合料,国家政策明确要求利用。

  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要“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的资源化利用”;

  2022年4月3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的通知》(交公路发〔2022〕46号)正式下 发。通知要求:到2025年,要实现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的目标。

  建设部、交通部等十部委及全国各省、市皆对应出台了相关政策。

  (2)行业由新建转向养护,沥青路面混合料回收料数量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拥有沥青路面约160万公里(包含公路和市政道路),这些沥青路面有一定使用寿命,寿命到期需将旧路面铣刨后重新铺筑新路面,从而产生大量铣刨料。这些料属于危废,不能填埋,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环保压力和储存成本,所以必须利用。

  (3)现有沥青搅拌站掺配率低,难以满足国家政策要求.

  我国现有1.3万座沥青搅拌站,其中3000座具有再生功能,这些搅拌站全部采用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高温加热和外部加热模式。因回收料表面裹覆有沥青,且粒径大小不一,所以采用此种加热方式很不合理。

  从再生质量考虑,回收料在再生滚筒中加热至水蒸气消失后,就应该停止加热,改为掺在高温新骨料中使用,掺多了温度上不去,因此掺配率很低(30%左右),同时,随着新建道路减少,将回收料冷拌用于基层的路径受到制约,必然导致回收料的大量堆积。

  当前,很多企业为提高掺配率,并减小回收料粘性带来的损害,常常突破规范,把回收料加热至超过130℃,导致沥青性能严重受损,铺筑质量又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因此,传统加热方式极大制约了沥青路面回收料的大掺量厂拌热再生应用。

  2、微波大掺量再生搅拌站总体方案设计

  微波搅拌站是在传统再生滚筒下面添加微波加热箱,解决了回收料最后几十度的加热问题。再生滚筒下仍然保留原设备通道,回收料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应用微波,原有搅拌站功能未受影响。在水蒸气消失前沥青性能损伤并不严重,因此在微波搅拌站中,110℃前的加热仍采用传统再生滚筒,仅将110℃后的加热转为微波。

  3、产品技术创新

  (1)微波加热沥青质量好、技术可靠

  相对于传统加热方式,微波加热属于内部加热和常温加热,不仅是粒径大小不一的石子,还是单个石子的表面和中心,皆能做到一体化加热,加热非常均匀,而且对沥青性能损伤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将微波加热应用于搅拌站,创新性实现了快速安全将沥青路面回收料不焦化、不老化直接加热至170℃。

  (2)经济效益显著

  据初步测算,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经微波沥青再生拌合站进行资源化处理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利润远超出新沥青混合料的盈利水平。

  (3)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沥青路面大多数的结构是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基层材料中,石料要占50%~80%,面层材料中,不同规格的石料约占90%。废旧沥青混合料,既可用于路面的基层,也可通过再生用于路面的面层。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石料,基本可以全部再利用。沥青混合料旧料掺配比例如按照85%的来计算,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石料和沥青材料,显著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4)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体现

  能回收公路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沥青废旧料,并能将沥青废旧料再生应用到公路养护工程中,可减少公路养护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初步估算,每台微波沥青再生搅拌站每年可减少公路养护过程中CO2排放量3.75万吨,碳排放交易产值约213.75万元。

  目前,该台大型微波加热沥青搅拌站生产的沥青再生混合料已成功用于长深-京沪高速公路临沂北连接线、县乡道路以及第一书记道路提升帮扶工程等路段的铺筑并顺利通过检测。现已申请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皆为国内首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