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最美旅游路  振兴强“引擎”

2024-07-08 11:30:22 来源:永和县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被誉为国民经济“大动脉”。近年来,永和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省、市利好政策机遇,全力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建设,为永和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道路交通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等荣誉,成为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

  一、基本情况

  永和县地处晋西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全县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辖6个乡镇,64个行政村,306个自然村,是革命老区、省界边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多年来,永和一直是偏远、贫困、落后的代名词。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立地条件差,有产业基础薄弱,也有思想观念保守等等。其中,道路交通条件差是最为突出的瓶颈因素。以前,县内有不少村庄仅有羊肠小道,遇到雨雪天气根本无法通行;有的虽通公路但多数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老百姓出门的常态。对外虽有国道341和省道248连接,但盘山道路居多,出行极为不便,到临汾需要5个小时左右,到省城太原几乎得一整天时间,可以说是“内不通、外不连”。

  “要想富先修路”一直是永和人民的最大心声。为此,县委、县政府横下一条心,坚持把道路交通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抢抓省、市优先发展黄河板块机遇,以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大循环为目标,全力以赴高标准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着力打造“安全性、专用性、智慧性和环境友好型”旅游公路品牌。目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部贯通。“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不但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农特产品销售运输难题,也把沿黄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打通了发展路径、打开了发展空间。至此,全县形成了“两横”(霍永高速和国道G341)“两纵”(省道S248和沿黄旅游公路)“两通”(永和互通、乾坤湾互通)主干道内通外联、“四好农村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也成为了最美风景路、网红打卡路、致富小康路。

  二、建设经验

  一是统筹布局,高起点规划。立足永和县情实际,坚持项目推进前瞻化,按照“建设一处,带动一片,发展一方”的总要求,与旅游开发、生态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全面系统谋划。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以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大循环目标,将乾坤湾景区、红军东征纪念馆、零公里文化驿站、楼山景区、“永和梯田”等优质旅游资源融为一体,确保相邻景点车程不超30分钟。与提升通行品质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覆盖全县31个行政村(共64个行政村),使5000多户群众受益。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沿线生态治理和保护,坚持“边建设、边修复、边治理”,绿化彩化财化同步,乔灌草相结合,绿化边坡、路肩、路堑、碎落台,着力打造“林荫大道”、“金色大道”、“火炬大道”三色旅游路。

  二是以上率下,高规格推进。把旅游路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组织体系上高规格。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常务副县长一线指挥,组建征迁协调、督导检查、法律服务、执法保障、宣传报道等6个专项工作小组。在工作推进上高规格。采取“两表两单”工作法,微信群实时通报,公开晾晒;一周一巡查;书记、县长以上率下,亲自上阵、亲自协调,多次深入一线,指导征地拆迁、道路绿化、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等。在质量把控上高规格。建立工地试验室,聘请专业检测人员,用数据监控工程质量。并实行“七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控,建设全过程向社会公示,提升项目实施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满意度。

  三是真抓实干,高效率建设。在手续办理上高效率。全县一盘棋,发改、国土等部门围绕时间节点限时推进,直报主要领导。在征地拆迁上高效率。成立了征迁工作专班,包乡县级领导全员上阵,乡镇打头阵,法律服务人员、司法鉴定中心、执法大队层层跟进,依法依规处理矛盾;在资金筹集上高效率。作为一个国定贫困县,资金短缺是最大的困难,为全力破解资金难题,整合资金优先倾斜。“黄河一号”路建设上,力推PPP模式,争取40%债券资金,县财政千方百计筹资,确保资金落实。

  三、交旅融合特色

  永和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初期就以增强“吸引力”和“辐射范围”为目标,以“专用型、安全型、智慧型、环境友好型”为要求,着力打造“四大系统”(慢行系统、景观系统、服务系统、信息系统)完善的旅游公路,力求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兼顾景色优美、游客集散、停车休闲、交通中转、“吃住游购娱”一体化完整的交旅融合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实现“旅游公路到公路旅游”的大转变。

  慢行系统:设置陶瓷防滑彩色路面综合慢性系统,采用直红、弯黄间隔布设,地面铺设步行、自行车及枣娃地标Logo以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标志;在望海寺、景观桥布设防腐木质步道供游人慢步、骑行,实现快进慢游深体验。

  景观系统:对沿线边坡、碎落台及可视范围进行绿化、彩化、财化,共栽植树种54种1038万株,其中柳树、柏树、国槐等乔木41种54.8万株,爬山虎等护坡灌木13种179.9万株,其中药材连翘栽植130.2万株(11800亩),紫穗槐栽植50万平米,种植花草籽1000余公斤。对国道G341交叉口、乾坤湾互通口、季家腰、奇奇里路口、0公里平交道口进行小景点布设,对望海寺景观桥、西后峪箱涵进行景观打造,对弃土场景观打造,全路段共设置10组融入县域特色文化兼具广告效应的地面LOGO,总体达到“景在路中、路在景中、路景一体”目标。

  服务系统:沿线建设文化驿站2个(乾坤湾互通口驿站、“0公里文化驿站”),房车营地2个(刘家山、望海寺),观景台2个(望海寺观景台、阁山观景台),停车区3个(西庄、鹿角、南楼)。连通地质公园景区一个、美丽乡村3个(望海新村、东征村、奇奇里)为游客游行提供了便利服务。

  信息系统:在一号公路及服务停车区设置标志,主要内容为路网指引、景区指引、百米桩、公里碑、路线标志、标识、安防、沿途村庄标牌,同步实现旅游景区宽带网络全覆盖,为游客及时提供咨询指南、天气预报、景点指引、道路概况等网络服务。

  四、社会经济价值

  黄河一号旅游的建设,使全县形成了“两纵”“两横”“两环”的交通大格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面打通了发展空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带动产业发展。沿线发展12万亩优质高粱,配套建设了粮食烘干、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服务,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8000余户种植户;建设标准化养羊场6个、饲草料加工厂2个,饲养量超过20万只,年产值达2.25亿元,惠及农户300户850人以上;依托华龙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带动果农615户;沿线发展的电商、物流、包装及仓储等行业为我县创收1000余万元。

  二是带动群众增收。沿线开发野生槐花18万亩,创造季节性岗位300多个,带动1800名群众增收300—3000元,累计销售农特产品达700余万元;沿线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1个,吸纳脱贫劳动力196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沿线发展庭院经济292户,户均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3000元;沿线发展有机旱作特色经济林,带动329户户均收入达1.4万元,带动4个村集体年均增收9万元。

  三是带动旅游兴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集结了全县最美最典型的旅游资源,是一条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齐全的卓越旅游线,极大地提升了永和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永和旅游经济带来跨越式发展。沿线村集体和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党建”“旅游+窑洞农家乐”“旅游+地摊”“旅游+消费”等模式,办起“窑洞农家乐”“民俗体验地”200余家,仅打造的“党性实践教育班”“红色文化体验班”等精品班次,就带动5个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12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

  四是带火永和知名度。先后举办“声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乾坤湾帐篷露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丰百杯”自行车挑战赛、“表里山河万里路”首届环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国际越野车“广武长城杯”巡游及集结赛、健行者公益、摄影采风、油画写生等宣传推介活动,乾坤湾成为山西新名片、国家标志性品牌,黄河风情、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