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是省委省政府锻造三大旅游板块、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支撑,也是我省开展国家交通强国建设交旅融合试点的重要载体。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于2018年开工建设,建设主线582公里、支线155公里、古堡环线50公里、连接线150公里,覆盖陵川、泽州、城区、阳城、沁水、高平6个县(市、区)。2020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在晋城市陵川县正式启用,2021年太行一号晋城段主环线提前建成通车运营,有力推动了晋城文旅事业发展,使沿线村庄百姓广泛受益,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交旅融合特色
(一)“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旅游公路网基本形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主线582公里内引外联,支线155公里、沁河古堡环线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150公里环环相扣,连接7条高速公路和7条普通国省道,共同形成外畅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公路网。路网通达了90%的脱贫地区,串联了90%的景区景点,覆盖了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辐射全市32个乡镇、4个办事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通达15个特色旅游小镇、100个“百村百院”项目和16个明清古堡群。
(二)“功能全、生态美、服务优”的配套服务设施有效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融入地域文化、人文景观、乡土文明,建成“慢行、服务、景观、信息、农田财化”五大配套系统379.2公里,打造慢行道165公里、驿站25个、停车区观景台29个、自驾车旅居车营地7个。特别是松庙“睡眠小镇”、土沃“星梦童年小镇”、龙港“蜜蜂小镇”、横河“骑行小镇”等特色小镇、美丽驿站点缀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形成诗意盎然、宜行宜游的“生态景观廊道”。
(三)“特色亮、产业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大局全面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助推晋城成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在全市优选康养资源最丰富、最优质、最特色的100个村落和大阳古镇100个明清院落,围绕“一村一主题,一院一特色”,实施“百村百院”工程,已建成28个重点康养特色村和30个康养院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加速推进当地路、景、村、业统筹发展,全力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沿线乡镇特色种养、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康养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让沿线百姓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
(四)“便捷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运输网加速构建。全市设有高铁站2个、客运场站7个、旅游集散中心6个。建设公交车、出租车乘车专用通道和网约车临时停车场,以高铁站和客运东站为核心,在重点乡镇和景区景点之间设有旅游公交直通车,形成一体化服务的中转运营网络。主城区共有15条公交线路经停高铁东站、火车站 、客运东站3个重要客运枢纽,日发1229趟次,实现换乘无缝对接。开通5条跨省市城际公交和定制客运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目前全市“五级”公交全部实行1元票价,成为全国首个“市域一元公交”城市,形成“连接城市、覆盖镇村、直通景点”的交旅融合体系。
(五)“智慧型、一体化、高品质”的旅游出行体验逐步加深。深化“交通+旅游”融合模式,整合“交通强国进行时 晋善·晋美·晋城,云锦太行画中游”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现注册90余万人,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晋城”。大数据局负责审核数据信息真实,工信局负责平台安全监管,各部门监管协同,联动保障游客安全放心出行。
二、创新性做法
(一)政府牵头,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成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内外联动、多元共治”的监管机制。在工程建设中先行先试,采用政府统一搭建PPP项目建设平台的建设模式,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按照“市级统一规划、县级负责实施、市县部门参与、县乡村民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县(市)政府集中财力物力,交通、林业、文旅、农业等部门通力配合,强力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和交旅融合发展,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太行一号电子音乐公路因此而建,实现公路旅游场景一体化打造。
五大系统,锦上添花。在全省安排实施慢行、服务、景观、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农田财化系统,出台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五大配套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和《实施导则》。以生态顺接为原则,在旅游公路沿线的台地、农田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形成大地景观,既有观赏价值,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坚持驿站进农村,解决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难题,既聚集了人气,又方便了游客,累计吸引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路、观光路、文化路、致富路。
五级公交,助推旅游。全市2019年建成五级公交体系,2020年实行一元公交,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双向流动。公交、快递、旅游高度融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山货进城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开通了高铁站、客运站到旅游景点的旅游直通车,市域公交一体化和一元公交深受群众欢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提升了晋城知名度。
三、社会经济效益
(一)为扩投资稳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提速提质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支持,带动沿线约3000人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加大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岗位数量稳定在1万左右。据统计,2022年吸引500万人次观光旅游,4万人返乡就业创业,间接受益近40万人,8万多农民实现稳定增收,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一个个昔日偏远小山村如今变成知名的“网红村”。
(二)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带动沿线景区实施了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形成交通与文旅相互促进、联动发展、转型升级的良好局面。春节期间,全新亮相的王莽岭景区游客量和收入较上年度同比增长310.2%、145.3%,实现了淡季不淡。五一期间,新改版《再回相府》和郭峪古城的夜游模式大受欢迎,过夜游客大幅提升,酒店入住率达100%。
(三)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3年底,全市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达到100%。沿线生态农业、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康养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蓬勃发展,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肉羊、蜂业等产业迅速壮大。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兰花陈醋、泽州小米、高平黄梨、阳城烧肝、陵川肉丸、沁水蜂蜜等土特产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以“百村百院”为载体,精心实施生态旅游、避暑度假、森林体验和中医药康养等项目,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